尊敬的陈维智委员:
您提出的《{web_name}: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提振县域经济发展的提案》(第42号)收悉。该提案精准把脉我县市场主体发展痛点,提出的建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操作性,为我县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方向。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,会同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等部门,围绕您提出的“强化宣传引导,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;强化多元培育,壮大市场主体规模总量;强化扶持政策助力市场主体行稳致远;强化服务升级,厚植市场主体成长沃土”等建议,着力消除市场主体培育过程中的“玻璃门”“弹簧门”“旋转门”现象,避免一些政策起点太高,总是“够不着”,一些政策不痛不痒,感觉“不解渴”;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、数量偏少、质量不高,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,认真研究、精心谋划落实措施,初见成效,现答复如下:
一、工作开展情况
(一)落实六项举措,帮企纾困解忧。一是进一步畅通与企业家密切联系、高效沟通的通道。市监局、审批局、发改局、科经局、个私协等单位先后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9场次,收集市场主体等各方面问题和意见建议,解决企业诉求和矛盾问题83件。二是开展质量基础设施“一站式”服务。建设“质量服务超市”,遴选引入省内质量、计量、检测检验、认证、标准、特种设备等技术服务与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32家,组建专家服务团队,常态化开展质量服务专员上门问需、问计、问诊与专家点对点服务,累计帮助697户市场主体落实认证认可、检验检测、计量检定、标准化建设、商标专利注册、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办理、信用修复、产品标签审查等各类服务事项861个。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。各有关部门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6场次,督促金融机构落实金融支持政策,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。目前,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16.74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72%。四是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。开展“税惠助益强信心”活动,以税费支持帮助企业稳预期、强信心、焕活力,今年新增“退、减、缓”税费金额5535万元,减降规模同比扩大28.52%,减免金额同期增加1228万元。五是规范执法行为,为市场主体减负。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,实行“综合查一次”,“进一次门查多项事”“问题一次查清”,各试点事项牵头单位共组织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检查行动15次,检查市场主体1641户次,排查问题隐患1871项,问题整改率达到100%,有效解决了重复检查、多头检查,降低了检查次数、提升了监管效能,提高了市场主体满意度。六是大力推行柔性执法。对轻微违法行为“免罚”“轻罚”“认错认罚从宽”,在日常监管中,将约谈告诫、行政指导、责令改正等处理方式与行政处罚相结合。今年以来,共检查发现违法违章行为717起,对426起情节轻微、无社会危害后果的违法违章行为,采取行政约谈、责令改正等执法方式督促经营户予以整改;对291起违法违章行为予以行政处罚,其中:按规定对违法情节轻微、危害后果较轻、认错认罚的违法违章行为,从轻处罚231起、减轻处罚51起,免予处罚8起,较好地规范了执法办案行为,有效解决了过罚不当问题,让执法既有力度、又有温度。
(二)推行六项政务服务,打造“镇周到”品牌。一是实行“容缺受理”做到要件准备与行政许可同步并联推进,前期审批与后续流程预审同步进行,先后“容缺受理”审批23件次。二是实行“帮办代办”,制定161项帮办代办事项清单,完成帮办代办事项536件,其中上门代办帮办152件。三是实行“延时服务”,梳理第一批延时服务事项127项。四是实行“提前介入”服务,对183项行政许可事项依法依规进行流程、材料“瘦身”,再造流程47项,精简资料87件。五是实行“网络预约”服务,已受理网络预约事项12件、办结12件。六是实行“一次办结”。对183项行政许可事项实施流程再造、279项事项实现并联审批,今年办结审批事项1.01万件,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综合满意度达100%。
(三)提振初见成效,市场主体稳中有增。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困境之下,我县实施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措施,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,市场主体稳中有增,今年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949户(其中:个体工商户727户、私营企业215户、农民专业合作社7户),同比增长20.74%。市场主体总数累计达到22555户,较2024年底净增1.26%。
二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下一步,我们将围绕生态康养、特色农产、绿色工业、现代医药等九大领域,持续开展市场主体培育行动,政策再升级、服务再提效、督导再强化,广泛宣传引导,激发万众创业热情,全面落实项目扶持、产业奖补、创业担保贷款、小微企业创业贷款贴息等政策,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完善领导干部帮包联系企业制度,为市场主体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。
感谢您对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深度关切!敬请继续监督指导!
{web_name}市场监督管理局
2025年6月17日
(联系人:方照华,电话:13152253666)